此次评测的Acer Aspire Switch 10虽未搭载皮质外套,但外观方面依然出色,轻薄机身采用了Acer独特磁吸式转轴设计,用户可根据需求随意变换四种形态,不仅方便易用并且相当稳固,在机身内部采用新一代基于“Bay Trail”架构的英特尔®凌动 AtomTM 3745处理器,搭配Windows 8.1,能够同时快速处理多种任务。而在评测之后,也给其五星的评价,那么接下来就就让我们具体了解下这款Acer最新变形本吧!
宏碁 Switch 10 |
处理器型号 |
Intel Atom Z3745 |
内存容量 |
2GB |
存储容量 |
32GB/64GB |
存储卡 |
支持micro SD卡 |
操作系统型号 |
Windows 8.1 |
显示屏幕 |
屏幕类型 |
IPS屏 |
屏幕尺寸 |
10.1英寸 |
屏幕分辨率 |
1366×768 |
外置接口 |
数据接口 |
micro USB |
视频接口 |
mini HDMI |
音频接口 |
3.5mm耳机接口 |
独特菱形纹路
Acer Aspire Switch 10整体呈现淡淡的银灰色,上盖采用铝合金材质,经过纳米印压技术,形成独特菱形纹路。流线型的线条,主机与基座完美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同于笔记本Acer Logo位置,Acer Aspire Switch 10 Logo标志位于整机中间,这样的设计是为手持屏幕时,避免在Logo上留下指纹。
打开后,一款轻便小巧的笔记本呈现眼前,B面10.1英寸的屏幕在笔记本中显得有些袖珍,考虑到用作平板以及搭载Win 8.1触控功能,包含边框后的10.1英寸实则屏幕内容大致只有8英寸左右,屏幕虽小,功能强大,Switch 10支持Zero Air Gap 技术,该技术将模块直接粘接到触摸板上,在阳光条件下消除了反射,从而降低对比度和缩小观看视角,带来更加舒适的观看体验。
在B面中,笔者就发现了Acer Aspire Switch 10不同于普通笔记本的设计亮点,在B面整体下方两侧分别拥有两处扬声器,无论是平板还是笔记本,出色的音效令Acer Aspire Switch 10不逊色于任何播放设备。
由于整体小巧,Acer Aspire Switch 10 C面键盘整体略显拥挤,键程较短,不过对于普通商务应用而言还是足够使用。
普通笔记本B面的缓冲垫基本集中分布在B面摄像头两侧,而Acer Aspire Switch 10由于其拥有平板特质,整体也相当轻薄,所以Acer将两块缓冲垫置于C面两侧。
变形奥妙——双向插拔设计
Acer Aspire Switch 10之所以特别,便是它独特的双向磁吸转轴设计,用户根据各自使用需求和使用环境可随意在笔记本电脑模式、平板电脑模式、金字塔模式、观影模式切换。变形便捷,无论哪种变形方式都非常稳,并不像一些厂商的变形本给人摇摇欲坠的感觉。
利用磁性吸力,Acer独特的磁吸式转轴设计使得平板主机和键盘基座可以进行双向的组合应用。
笔记本模式,是大众最熟悉熟知的使用模式,此处无需笔者多言。
平板电脑模式,将平板折叠于键盘上方,或者直接插拔下来直接使用,如同使用一款Wins系统的平板。
金字塔模式,金字塔模式是Acer Aspire Switch 10独有的显示模式,将屏幕整体旋转使用。如此造型更多的是在不易摆放的平台,类似在动车上观影时,金字塔模式的优势尽显。
观影模式,隐藏键盘的同时将用户更拉近屏幕,当平板还需额外购置皮套才能拥有支架功能时,Acer Aspire Switch 10自身已完美具备。
接口一览
Switch 10大部分接口都位于屏幕两侧,在键盘右侧是整机唯一的USB接口。在屏幕左侧,分别是耳机/麦克风二合一、音量。在屏幕右侧,电源接口、Micro HDMI、Micro USB接口、Micro SD卡槽和麦克风孔。
对于一款变形本而言,Acer Aspire Switch 10的接口已经相对丰富了,并且Acer考虑到一个USB接口不足以满足用户日常所需,额外配置了一根了mirco USB转接线供用户选用。
性能测试
英特尔四核处理器,集成显卡,这样一台平板电脑在跑分方面一定无法与那些性能出色的笔记本相比,Acer Aspire Switch 10最大的亮点是变形,轻薄以及基本功能需求。而现在通过一些基本跑分软件让我们来了解下这款变心本吧。
宏碁Aspire Switch 10采用了Intel凌动Z3745处理器,隶属于Intel Bay Trail-T平台,其采用22nm工艺制程,四核心四线程,主频为1.33GHz,支持最大睿频至1.83GHz,SDP仅为2.2W。
性能方面,我们采用了CineBench R11.5软件进行测试,整体性能上只能说足够日常轻量娱乐、办公需求。
ADIA 64软件中的系统稳定性测试工具对整机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将对处理器持续高负荷运载。经过30分钟后,主板温度稳定在30度,CPU在单核运行时同样维持在30度左右,但随着双核直至四核运行时,Switch 10达到58度。 |